Badaracco(1991)可移动的知识、嵌入与组织的知识 Kought Takeuchi(1995)显性知识、隐形知识 Leonard Barton(1995) 从组织或个人核心能力的角度:实体系统、管理系统、
Badaracco(1991) 可移动的知识、嵌入与组织的知识
Kought & Zander(1992) 区别“信息”和“诀窍”
Hedlund(1994) 将知识区别为三种:以人脑中的概念、规则为形式存在认知知识、技能,以及物化于产品、服务和人工制品中的知识
Nonaka(1994) 将知识划分为存在于个体的知识和存在于集体的知识
Nonaka & Takeuchi(1995) 显性知识、隐形知识
Leonard Barton(1995) 从组织或个人核心能力的角度:实体系统、管理系统、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价值与规范
Gilbert(1996) 工具性知识和发展性知识
OECD(1996) 知道什么、知道怎样、知道为什么、知道是谁
Krouh & Roos(1996) 从知识传递的角度:首先发现所需要的知识、了解合作对方将要转移的知识、日常工作的知识、任务导向的知识
Zark(1999) 从显性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成因知识
Lam(2000) 根据知识的显性--隐形关系和个人--组织的角度:抽象性知识、蕴含性知识、编码知识和嵌入性知识
王众托(2004) 显性知识如文件、图纸、规程等
隐形知识存在于个人记忆和人与人的默契中
2.3知识转移文献概述
2.3.1知识转移的含义
知识转移会包含几个阶段,而且根据所转移的知识不同,涉及的对象可能也不同,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所转移的知识,以及采用什么渠道来转移这一批知识,前阶段会是转移方对知识进行选择、传递,后阶段将是接收方对于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Levine & Gilbert(2009)认为,只有当转移的知识能够得到理解与应用时,各方之间的知识转移才能成为成功的转移。他们将知识的转移分为5个阶段:第一:知识的需求;第二:知识的传播;第三:知识的学习;第四:知识的应用;第五:知识的创造。知识的需求是指合作接受方在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某种原因对知识提出需求。然后就会一步步进行接下来的几个阶段,需求提出,就会寻找转移方进行知识的传递分享,当找到合适的知识源之后,进行过接受进而学习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循环和反馈的动态过程,经过相互的反馈双方就会得到提高,在进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与经济效益。
Argote(2010)认为知识转移是合作一方(如团队、部门、企业)的知识影响另一方行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知识的分享转移或者知识的接受学习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循环进行。
2.3.2知识转移的过程
经过不同方式和机制的探索与发展,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在可见、可预知的、可以控制的途径中进行传递与分享。
在主体各方共赢的基础上,存在知识势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所在按特定条件对显性和隐形知识进行编码,并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网络渠道进行扩散、传播、吸收、应用的双向非线性互动过程,是知识在合作各方之间的移动过程,由知识转移和知识学习理解两个过程组成,是将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个组织中的过程。这其中知识自身的特性会对知识转移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知识的转移的过程会不断的实现成果化,知识转移完成后会顺利的完成双方之前协定的共赢目标,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升值。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提高转移效率来实现的。知识转移的方向是由知识势能高的组织或个人向知识势能低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转移,通常知识框架越合理、知识传播价值越高、知识内涵越丰富,知识价值就越高。由于合作各方的水平、层次以及背景的差异,导致知识的利用就会出现不同效果。因而,知识转移既有整体上的单向转移又有结构角度上的双向转移(刘丽萍,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