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两者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于企业绩效剩余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囊括了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以及规模等方面
关于高管薪酬研究,本文将主要从高管薪酬概念界定以及高管薪酬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归纳。
(一)、高管薪酬概念
无论国内国外,学者们对高管两字的界定依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张兴亮(2013)将高管定位为董事长和各部门的总经理[1];高羽微(2017)认为,高管应包括公司董事长,董事会全体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门主管,董事会秘书和监事会成员等所有高层管理人员[2]。但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各自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治理结构也较为复杂,其日常决策既需要考虑到各部门主管以及董事长的意见,又需要倾听其他高管的声音。基于上述情况,对于高管二字的具体范围,应当不仅仅只是董事长和各部门的总经理,也需要包括如董、监事会成员等的高级管理人员。当然,对于每一家不同的公司,还是需要依照其特定的公司章程加以说明辨别。
对于薪酬而言,是指员工在自身公司付出了劳动,而公司以各种方式给予对应的报酬。
刘美玉,姜磊(2019)将高管薪酬主要归纳为现金薪酬(工资和奖金)、长期激励薪酬(包括各类股票奖励)以及递延年薪三部分内容[3]。
国外而言,三种报酬形式里除薪酬外的额外津贴在薪酬总额中最小,占最高比例是长期激励薪酬;对于我国而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主要包括工资加奖金以及长期奖励报酬。长期激励薪酬实质上是指股票或股票期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兑现,若出现股价波动的情况,则会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且大多长期激励薪酬很难估计其真实价值,因此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主要是指工资以及奖金。
2、高管薪酬影响因素
首先,大部分研究表明企业绩效是影响高管薪酬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是正相关的关系。在企业的薪酬体系的不断推进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公司的业绩,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改的完成,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的联系,也将变得越来越紧密。刘星(2012)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的方式得出高管薪酬会受到企业绩效的影响,但是也取决于企业盈亏程度——企业如果盈利,则必定会带动高管薪酬的增加[4];梁永蓓(2016)通过样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发现高管薪酬会随着企业绩效的增加而增加[5]。
其次,在人力资本方面,梅玉琳,吴德松(2019)认为高管年龄以及其受教育程度都会对高管薪酬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即高管薪酬会随着高管年龄的增加以及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升[6]。
最后,在企业规模方面,Murphy(1986)通过对美国制造业公司数据分析,得出企业规模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正影响,且弹性系数0.2-0.25之间[7]。而我国学者陈玉萍(2005)通过对我国200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当公司人数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高管薪酬水平有下降的趋势[8]。
(二)企业绩效研究
关于企业绩效研究,本文将主要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以及企业绩效其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归纳。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
对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探索,一直是很热门的一项课题。国外资本市场建立较早,各类政策以及制度也较为成熟,他们对于其两者关系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国内学者自21世纪以来,对其相关性的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虽然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不计其数,但学者们的观点却不统一:
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不相关或相关性很小——如扈文秀(2011)将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得出两者无关的结论[9];最早进行研究的Baker早在20世纪初就通过对特定行业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小。徐美玲(2016)将上市高管薪酬做了敏感度测试,结果仍旧相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