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说理法。即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向学生讲授道德原理和规则。这是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也存在枯
言语说理法。即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向学生讲授道德原理和规则。这是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也存在枯燥乏味、不形象的缺点。
榜样示范法。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方式,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榜样的形象,通过学生的模仿能力,来接受道德教育。
实际训练法。这一方法具体是指学生把德育内容运用在生活中,自己去体验那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反馈道德教育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更有效的方式。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从而改善自身的行为。
而另一学者张美华在根据培智学校使用的情况现状,针对智障儿童道德教育,提出德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培养儿童良好思想道德,学习知识和经验的一个重要活动。游戏是智障儿童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游戏内容一般要求健康、有趣、有吸引力。种类可以是表演类游戏、体育竞技类游戏和音乐游戏等。如故事《小猪请客》,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引导儿童思考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大灰狼。
榜样示范法。智障儿童擅长模仿,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的一言一行。因此,首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去规范智障儿童的行为,成为他们的楷模。其次,同伴的良好行为也可以带动儿童,也可以成为智障儿童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在融合教育班级中有更好的体现。例如在看见老师问好这一好习惯培养上,教师可以抓住当时或者当天问好的同学,以他们为榜样,来教导其他的儿童。
自我管理法。这一方法具体是指,对于智障儿童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尽量鼓励他们自己去做,同时给予一定的表扬或者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行为是光荣的,从而可以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自己穿鞋,自己吃饭等行为,教师可以在儿童自主完成这些行为后,及时提出口头表扬或者适当的物质奖励,还可以说“你做的很棒,如果下次继续这样做就更好了”之类的话语。
行为约束法。智障儿童由于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缺陷,控制能力相比较而言很差,因此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如随地大小便、随地扔垃圾等,需要从小约束。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引导或者辅助他完成正确的行为。
自编故事法。每个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掌握这一特性,自己创编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发展,故事人物的行为举止,对智障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暗示法。是指运用语言暗示,榜样暗示,情景暗示等,正面引导学生的行为,其中用的最广泛的是语言暗示。
发射情感法。发射情感法就是把学生的感受用老师的语言向他再说一遍,像镜子一样将他的感受发射回去。
通过以上三位学者对不同小学阶段儿童德育方法的研究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普通儿童与智障儿童的德育方法有重合,譬如榜样示范法,但是也有差异。一些在普通儿童中适用的德育方法,比如言语说理法,对于智障儿童的效果并不好。智障儿童的德育方法有其特殊性与针对性。
在学者张美华的研究基础上,学者周燕结合实际运用情况以及运用后的效果,提出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德育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为游戏法、榜样示范法、自我管理法、行为约束法和自编故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