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部分职工幸福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2 2 资料与方法2 2.1 研究对象2 2.2 调查方法2 2.3 调查内容3 2.4 分析方法3 2.5 质量控制3 3 调查结果及分析4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4 3.2 不同职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 资料与方法 2

2.1 研究对象 2

2.2 调查方法 2

2.3 调查内容 3

2.4 分析方法 3

2.5 质量控制 3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4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4

3.2 不同职业群体的幸福指数描述性分析 5

3.3 主观幸福度的均数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8

3.4 城市职工幸福感较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9

3.5 低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单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10

3.6 低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0

4 讨论 11

5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幸福是每个人生存生活的最终追求,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的巨大乐趣并希望其永远持续的愉快心情[1]。

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普通人民满足了基础的温饱需求后对生活质量和幸福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包括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国民幸福度指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近几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者开始将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转向了更带有主观色彩的幸福指数的研究。

从现今的研究来看,人们大都认为下一代的幸福度会超过现在,且收入水平是影响幸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研究显示不同地区间收入水平与总体幸福指数没有明显关联。奚凯元的研究显示上海的人均收入名列前茅,但幸福度排名不高;成都人均收入较低,但幸福度较高。杭州的人均收入在总体城市样本里居中,而幸福度是研究城市中最高的。在同一个城市内部,收入水平与幸福度指标才会直接相关,收入越高的群体越幸福[4-6]。

城市职工在生活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加大对精神文明的关注。其中个人经济状况、工作与职业状况是影响城市职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职工更看重自我未来社会竞争力预期和政府管理信心度。随着经济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城市职工的幸福度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7]。

在一部分关于职工的研究中,高校教师和中间收入的女性幸福指数较高,而收入偏低或偏高的职业女性幸福指数较低。文艺工作者的幸福指数得分较高,公务员、经济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得分也较高,公司职员和工人得分较低,个体和其他工作者的得分最低[8]。

在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调查中显示不同收入人群的幸福指数,除收入最低调查对象存在学生群体,其他调查群体的幸福指数与收入成正比[9]。

国内主观幸福指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城市居民,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研究收入水平、年龄、性别、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幸福指数的影响。本研究以杭州市职工为研究对象,了解城市不同职工幸福指数及影响因素[10]。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本课题希望通过杭州市不同行业职工主观幸福度的调查,了解其对自身现状的满意度以及自身满意度形成的原因,找出影响城市职工主观满意度的因素。

研究意义:现代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职工,要承受城市生活的高消费和巨大的工作竞争压力。职工主观幸福感是衡量职工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到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本文通过杭州市不同行业职业职工的幸福度现状调查,探讨职业性质、工作时间、收入水平等因素与职工幸福度的关系。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杭州市工作的(包括余杭、萧山等区)职工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抽样对象为卫生从业职工、IT从业职工、事业单位(公务员)职工及企业职工四大类。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7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65份,其中卫生从业人员94人,IT从业人员132人,企业职工89人,事业单位人员50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