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创”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大创”项目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项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
(2)“大创”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大创”项目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项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学者胡亚云认为大学生有思想、有朝气,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但缺乏探索科学前沿的具体目标、知识面不够广,因此如果有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引领,就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9]
学者钱小明等人在《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文章中提出创业训练项目,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因此大多数高校创新项目较多,创业项目几乎没有设立;此外,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科研成果为主,教学成果往往难以体现,教师不太愿意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指导,较好完成和实施项目计划有一定难度。[10]
(4)“大创”项目实施建议
有学者认为应该将“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起来,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的学业进步与成长成才有很大帮助,这已成为共识。高校“大创”项目要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成果的总结,把优秀的成果进行展示。学校要对学生的学业成果组织评比,鼓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优秀成果进行完善提高,参加各类学科竞赛。[11]换句话说,学科竞赛必定是基于专业开展的,倡导“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也就是倡导“大创”项目能够与专业相结合。
综上所述,从各个学者就实施效果总结出的经验,就实施存在问题提出的思考和就问题提出的实施建议可以看出,“大创”项目与本科生学科专业知识是有关系的。基于专业的“大创”项目的实施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有少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大创”项目还是应该以体现“创新”为主,不需要受专业的束缚,这样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奇思妙想”。但对于“大创”项目实际实施情况而言,项目可行性十分重要。以专业为基础建设“大创”项目,不仅可以使“大创”项目以较好的质量按时完成,同时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够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其他学科竞赛中取得相应成绩。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专业分析和综合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真正地把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竞争力。
3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发展现状
3.1培养方向与发展现状
从培养方向上来看,各类院校有其不同的方向。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三所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三所学校的培养目标希望学生能够从事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育产业、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培训和学科教学等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够开展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人才等。另外,杨九民教授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中对84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培养方向进行了梳理。阅读发现目前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培养方向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数字教育媒体、教育软件工程、教学系统设计、企业培训与绩效技术等。[12]
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教育技术学培养方案上都设有企业培训,企业单位这样的目标。由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导向的培养方向,可以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可以挖掘一些“大创”项目的。通过“大创”项目的实践训练在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经营实践中培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