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使得企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对高文凭人才的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使得企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对高文凭人才的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890年的3%上升到1995年的81.1%(李悦,2008),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进入高等教育普遍化,平民化,大众化阶段;日本在1965年左右进入高等教育平民化阶段,毛入学率14.7%(朱晓刚,2002),目前日本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己超过60%。通过观察上述国家的入学率,可以看出,学历膨胀是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学历主义的倾向,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高学历者又为学历膨胀在数量上提供了基础。所以,深入研究和剖析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以期望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以往的研究认为,高校学校大量扩招的同时,社会与市场还没有做好接纳这么多高学历人才的准备,所以造成高学历毕业生膨胀。“学历膨胀”现象是把握平民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关系还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其实质是没有把握好精英教育和平民化教育内在关系的结果。
学历通货膨胀与就业观念误区是否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可能正是由于学历的通货膨胀,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上面的压力增大,很难适应毕业即失业这样的困境;也有可能不是学历通货膨胀的问题,就是大学生自己就业观念出现了偏差。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就是探讨学历通货膨胀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的具体关联。
一、相关研究回顾以及评述
(一)学历贬值
我国学者关于学历贬值的研究兴起于90年代,其中的期刊文献研究数量较多。并且研究结果多对学历贬值这一现象持肯定态度,对这一现象持否定态度的较少。蔡金花(2007)李悦(2008)以及柳建兴(2013)就曾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逐渐引发社会对学历信任度的下降,进一步导致学历主义倾向不断加深,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但艾伦·布卢姆却认为学历虽然会贬值,但是受过良好大学教育的人永远不会贬值。如果你不学习你的价值将更加不存在,只有努力学习,你才能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起点,进而推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观发展史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职业结构调整时间较早,职业结构发展较为成熟,大学生们普遍热衷于创业,对就业观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开始于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研究者普遍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是建立将个人特性和工作因素进行合理匹配的基础上,并且以生命周期为背景将职业生涯按照生命周期分成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到六十年代,职业生涯开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形成心理动力理论,这个理论强调的是个人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对职业选择产生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研究了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的影响。本特为代表的对高校学生就业预期开展的调查研究,都是经济学、社会学路径开展的。后来的研究者们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对职业结构与就业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
(三)国内大学生就业观研究回顾
1. 主要观点
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是从高等教育院校扩招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的主要观点为:高校毕业生应当从提高竞争意识、怎样正确看待待业、要终身坚持接受新的理念和与时俱进这几个方面树立“择业新观念”;我国就业市场竞争特别激烈,马上毕业大学生与待业的社会人士相比,社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有所欠缺;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多积累需要的知识,多收集招聘信息,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社会存在的环境、教育对即将毕业的毕业生就业观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社会的环境、教育必然会产生相对应的就业观,然而一定的就业观却只能在相对应的环境、教育作用下才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