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认知和需求分析(2)

Keyword:health management; cognition; demand; community residents 目录 1.前言1 2.研究对象与方法2 2.1研究对象2 2.2研究方法2 2.2.1文献研究法2 2.2.2问卷调查法2 2.2.3数理统


Keyword:health management; cognition; demand; community residents

目录

1.前言 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2.1研究对象 2

2.2研究方法 2

2.2.1文献研究法 2

2.2.2问卷调查法 2

2.2.3数理统计法 3

3.结果与分析 3

3.1社区居民人口学特征 3

3.1.1行政区划构成 3

3.1.2基本情况 4

3.2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 6

3.2.1社区居民两周内身体状况 6

3.2.2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 7

3.2.3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 7

3.3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认识和需求 9

3.3.1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认识和主观需要 9

3.3.2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偏好 15

3.3.3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 18

4.讨论和建议 22

4.1讨论 22

4.1.1义乌市被调查地区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全国水平 22

4.1.2义乌市被调查地区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合理 22

4.1.3义乌市被调查地区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认识不足 23

4.1.4义乌市被调查地区对健康管理的宣传力度不佳 23

4.1.5义乌市被调查地区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具有不同偏好 24

4.1.6义乌市被调查地区社区居民的潜在健康管理需求高 24

4.2建议 24

4.2.1完善健康管理相关保障机制,加快出台健康相关法律 25

4.2.2规范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流程,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25

4.2.3将健康管理及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5

4.2.4结合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加大对健康管理的宣传力度 25

4.2.5 依托大数据构建智慧健康平台,营造全民健康的大环境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1.前言

健康管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后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等也纷纷效仿和实施健康管理,旨在研究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21世纪后,健康管理开始在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健康管理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使医疗服务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威胁和环境的恶化对医疗卫生行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慢性病,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近70%[1]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意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而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治模式无法应对新的挑战,于是以健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的呼唤下应运而生。以美国为例,通过健康管理,美国人胆固醇水平下降了2%,高血压水平下降了4%,冠心病水平下降了16%。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相当于减少3-6元医疗费用的开销;通过健康管理能够为参加健康管理计划的个人降低50%的健康风险并节省巨大医疗开支[2]。

   在中国,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关于健康管理的思想火花[3],与健康管理的思想不谋而合。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倡导“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4]。中国健康管理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逐步发展,以健康管理为主题的各类会议、论坛、培训日益增多;从2000年后全国健康管理机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据统计,2007-2008年全国范围内有5744家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平均每年的新增率为52%[5]。但健康管理在国内尚未建立起一个成熟稳定的模式,国家还未出台健康管理相关政策,市场上健康管理行业良莠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