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教导儿童简单的记录目标行为发生次数,将手腕计数器戴在儿童手腕上,当目标 行为发生后让儿童按一下,按到我们所定的目标数量就可以得到强
第三步教导儿童简单的记录目标行为发生次数,将手腕计数器戴在儿童手腕上,当目标 行为发生后让儿童按一下,按到我们所定的目标数量就可以得到强化物。一开始为了鼓励儿 童的行为,所以我将目标数量定为两下。在干预的一开始需要口头和手势提示儿童进行记录, 在目标行为发生时要语言提示“你刚刚成功的回应了我的问题,你可以······”同时手指向 儿童的计数器。几次之后在儿童发生目标行为时等待 3-5 秒,根据儿童的反应要将提示改为 仅用手势提示,然后跟据儿童反应慢慢改为眼神提示,直到最终褪去提示。在这一阶段不仅 要强化儿童的目标行为,更要强化自我管理行为,当儿童不需要任何提示的进行独立辨别、 记录行为要进行更大强度奖励和大力的表扬,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儿童能够自我管理 他们的行为。
第二阶段是要促进儿童的独立性,慢慢撤去自我管理策略。首先要增加能够得到强化物 的目标行为记录数量,根据儿童的反应情况与行为表现,从一开始的二次到三次再慢慢增加 到十次十五次。在这过程中要及时根据被试的情况进行调整。其次要慢慢褪去训练者,将儿 童带到教室环境下,在课间暗中观察儿童是否有进行对话行为,并且能够用计数器记录下来。
当被试一基线期数据保持稳定时可以进入介入期进行干预,被试二被试三继续观察基线 期数据,当被试一介入期发生明显变化时,被试二可进入介入期进行干预,被试二介入期数 据发生变化时,可对被试三复制干预程序进行干预。
与基线期一样,干预期中研究者也要选择开放式并且适宜儿童年龄的话题和儿童进行对 话(比如学校发生的事情、周末活动、食物、假期、动物植物等),尽量避免选择儿童喜欢、 感兴趣的话题增加研究中无关变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