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三维可视化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人们的研究热点较为单一,除对地质地形这类固体实物建模之外,很少再涉及其他方面,对于流域内的建模研究更是
纵观三维可视化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人们的研究热点较为单一,除对地质地形这类固体实物建模之外,很少再涉及其他方面,对于流域内的建模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我国,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海陆位置决定了流域水源的重要地位,水资源分布不均、水体污染、水灾等问题层出不穷,对流域进行三维建模,对流域内景观进行可视化实现,给相关流域问题的解决和流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区域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处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是中国七大流域之一,它流经安徽和江苏,从江苏省滨海县进入大海[5] ,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约920 mm。淮河流域涉及市县繁多,包括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5个省,占全国总面积的2.8%。本文研究以蚌埠为例,蚌埠地处淮河中下游[6],是安徽省下辖市,位于安徽东北部,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8100[7]。蚌埠直辖市三个县均为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县,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468亿元。蚌埠地处淮河流域的绝佳位置,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这也决定了其水路运输的明显优势。蚌埠港是淮河最大的港口,是全国28大内陆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达千万吨。近年来,为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中部城镇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区建设被提升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将对蚌埠中游地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