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调查与培养(2)

一、小班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概述 (一)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相关论述 在对于小班幼儿秩序感的概述中,所谓的秩序感也就是指幼儿初期对物体摆放的空


一、小班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概述

(一)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相关论述

在对于小班幼儿秩序感的概述中,所谓的秩序感也就是指幼儿初期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而幼儿这个时期的秩序感具有很强的刻板性,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认为他的秩序是不可更改的。[1]以往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现今也就必须按照这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活动。例如幼儿在游戏中他的游戏搭档突然换了别的幼儿,或者在游戏操作中他的玩具换了地方,他在游戏中经常扮演的角色突然换为其他幼儿扮演了,就可能会感到不安,有些脾气倔强性自己的幼儿可能会当场发火出现大哭大闹大叫的情绪反应,而这些行为都是幼儿初期对游戏中秩序感的认识和体验。

(二)幼儿游戏中秩序感与秩序行为的区别

幼儿游戏中秩序感是指幼儿游戏时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预测规律的运动变化以确定接受信息的含义,这种内在预测就是秩序感。[2]而秩序行为则是幼儿爱游戏中通过自身的秩序感而产生的外在行为。只有正确的培养幼儿秩序感才能让幼儿形成一个正确的秩序行为。而正确的秩序行为也体现着幼儿良好的秩序感。两者一个是内在表现,一个是外在表现,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形成的。

(三)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重要意义

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3]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年人总是可以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很有秩序,衣物的摆放,屋里的布局,都可以很好地控制,但是在幼儿时期,幼儿往往可能是丢三落四,衣物不会整理,房间乱七八糟。这些都是幼儿秩序感混乱的表现。而小班幼儿正是秩序感敏感期,在刚入园的时候有秩序的环境可以使幼儿情绪稳定,在入园初期就加以培养可以使幼儿今后有正确的秩序行为,可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未来合格幼苗。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幼儿感受到和谐有序的愉悦时候就也会逐步的感受到秩序的存在,从而可以慢慢地会形成规则意识、独立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等等这些相关意识,这样的幼儿就算是长大之后他也会作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人,而这个社会人就会去遵守秩序并且创造秩序,从而循序渐进的一代一代的去流传。

二、小班幼儿游戏中秩序感的现状

幼儿秩序感是由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首次提出的,玛利亚·蒙台梭利搜索了大量的关于幼儿秩序感发展的实例,阐述了幼儿时期是秩序感的敏感期和秩序感发展的重要性。[4]在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五大领域的各目标有提到顺应幼儿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而这些要求的满足均应以幼儿秩序感的发展为出发点。幼儿秩序感发展界定于幼儿个体课堂中,游戏中,早中晚饮食中等幼儿一日在园方方面面中。其中以幼儿游戏中为例,观察判断幼儿秩序感发展状况分为三个类型:在教师讲解游戏秩序规则后游戏中自觉规范遵守秩序独立完成游戏过程为良好秩序感体现;游戏中出现问题经教师提醒可以改正并保持下去直至完成游戏过程为一般秩序感;游戏中以自我秩序感体验为主不遵守秩序规则并不能长时间保持游戏秩序为第三类秩序感较差幼儿。[5]

据以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秩序感判断依据下,本人通过观察宝丰县育才幼儿园小班幼儿游戏中秩序感所存在问题,用观察法对小班幼儿游戏中秩序感进行观察了解,再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正常工作日内对小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得出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