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现状的研究(3)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第一,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科学的现状。第二,了解初中教师的教学现状以及对衔接问题的关注程度。第三,结合具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第一,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科学的现状。第二,了解初中教师的教学现状以及对衔接问题的关注程度。第三,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初中和小学教学衔接现状,提出针对该案例的教学策略和途径。

研究意义:第一,有利于初中科学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状态,实现教师对学情的充分了解。第二,发现初中科学教师在初中和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关注有所缺乏,认清教师不注重衔接的事实。第三,提出相关案例的教学衔接分析和策略,供初中教师做适当的参考。

2. 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

2.1 学生问卷的编制

本问卷在参考硕士罗丹晨设计的问卷《初中生物学教学与小学科学衔接情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论文研究实际需要,对《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动机”两块内容进行认真解读。从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课堂表现、探究意识和教学反馈五个维度去设计问卷,从而去比较分析中小学学生在以上五个维度中的差异。[7]

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学生在初中和小学两个阶段对《科学》兴趣变化的原因,能为初中一线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提供可靠的资料。统计结果如图2-1所示,33%的初一学生表示对初中《科学》比小学《科学》更感兴趣,加上57%的学生对初中《科学》和小学《科学》都感兴趣。也就是说有90%的学生对初中《科学》感兴趣。在学习动机方面,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情况较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