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未来旅游开发出路探讨+SWOT分析(2)

二、中国古城镇空间分布 1989年4月,周庄古镇第一个景点沈厅开门迎宾,当年游客达5. 5万人次,营业收入约20万元,尔后,全国各地古城镇类旅游地如雨后春


二、中国古城镇空间分布

1989年4月,周庄古镇第一个景点沈厅开门迎宾,当年游客达5. 5万人次,营业收入约20万元,尔后,全国各地古城镇类旅游地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据已有资料显示,中国目前主要的古城镇类旅游地在各省的分布数量大致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数据可得:浙江、安徽、贵州三省所拥有的古城镇类旅游地数量最多;河北与内蒙古两省(自治区)拥有古城镇类旅游地数量较少。而其他未上榜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古城镇类旅游地数量则为0。如果将图表上的各省区市进一步细分,我们可得如下数据:

划分区域 涉及省区市 古城镇类旅游地 占比

东部地区 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上海、河北 45 38.13%

中部地区 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湖北 23 19.49%

西部地区 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内蒙古 50 42.37%

注:划分依据为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

划分区域 涉及省区市 古城镇类旅游地 占比

南方地区 浙江、安徽、贵州等14个省区市 113 95.76%

北方地区 山西、河北、内蒙古 5 4.24%

注:划分依据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从表1、表2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城镇类旅游资源在东部与西部地区分布数量较多,中部地区较少;南方地区分布数量远远大于北方地区分布数量,总体集中在东南与西南两片区域,分布范围广且分布不均衡。而笔者本次所选择的阆中古城,则坐落于拥有众多古城镇分布的西南地区,阆中古城想要在众多同类型旅游地中占得一隅之地,任重且道远。

三、案例地发展概述

(一)阆中古城基本信息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建城超过2300年,见证华夏变迁,为古代巴蜀要塞。阆中汉属巴郡,隋时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清顺治年间,四川省会设阆中二十年,四川总督、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五科;1984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阆中为历史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13年9月13日,阆中古城被国家旅游局确认为5A级旅游景区,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

(二)开发现状与特征

自1986年被批准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后,阆中古城的发展逐步走入快车道。2014年,《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成第四次修编工作,《规划》将阆中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以风水文化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在此定位下,古城集中精力,进行了一系列开发。

1.自然观光旅游的开发

四面环山,嘉陵江又以“U”型环绕,山水组合,造就了阆中古城唯美的自然风光,因此人称“阆苑仙境”。以群山为托,阆中国家森林公园应运而生,极高的植被覆盖率使得这里成为“天然氧吧”,是逃离都市生活,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绝佳场所,与此同时,这里逐渐开发出诸如空中飞行体验、缆车观光、极限运动等精品体验项目;以大江为依,阆中古城城市湿地公园横空出世,湿地向来被公认为城市之“肾”,对于涵养水源、净化城市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过合理开发设计的湿地又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借助山水自然优势,阆中所打造的观光旅游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文化旅游的开发

现阶段,以休闲度假、文化消费为核心的文旅2.0和3.0时代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近些年在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以文化赢得旅游市场份额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