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流动人口的矛盾逐渐突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人们可以不受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流动人口的矛盾逐渐突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人们可以不受户籍的约束,随意的在各个城市之间迁移流动;但在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却都与户籍制度相挂钩。在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能否取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民权利都与户籍紧密相连。

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较而言,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高,更加渴望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观念上对城市有较高的认同感,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更加接近城市人,但是因为国家规章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依然是农民工的群体的一员。与此同时,城市中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也促使政府和用人方通过各种政策来吸引流动人口留城。所以,市民化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和都市企业之间的双向需求。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国务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强调,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开始走人口城镇化道路,优先考虑已进城的农民工的市民化,以此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而不再是只追求土地城镇化。虽然由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发布,目前很多城市对城市落户条件有所放宽,但是农民工在市民化的道路上仍有很多阻碍。

(二) 意义

1、 理论意义

人口流动与移民问题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有学者研究,而且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国情的不同,我国采取的二元户籍制度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因此,很难从西方已有的理论研究中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解释和建议。虽然,我国学者也对国内流动人口问题予以重视,从各个角度去分析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但是由于主观因素和选取侧重点的不同等原因,研究成果不是很大。所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研究,能够使有关的劳动力流动理论更加丰硕和充实。本文将城市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作为研究重点,试图为人口流动问题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2、 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国家对在城市中的流动人口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政府也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而且,农民工市民化也是加速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农民工市民化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自农民工产生以来,就被城市居民以歧视的眼光看待,农民工也很难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因此,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给农民工平等化的社会福利和市民化待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

(三) 概念

1.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80年代之后的新一代农民工,这类人的特征表现为对农业不是很熟悉,但是却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 此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包括出生、生长在城市,但无城市户口,且身份为农民的农民工。

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借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离开土地和家乡向城镇迁徙,在身份和职业方面实现同步转换,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户籍、生活习惯等方面向城市市民不断转化的一个社会经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