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我效能感对培训迁移效果的影响研究(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和分析员工培训迁移效果如何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与以往研究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和分析员工培训迁移效果如何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与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构建、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员工自我效能感对培训迁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还引入培训迁移意愿到它们的关系中,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它的中介作用。

(2)研究意义

企业对内部人才培养、培育的管理,不应该单单停留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更应该关注培训过程中受训者的意愿以及最后呈现的迁移效果,也就是说,企业在培训中应该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员工在参加过培训之后是否有所收获,这些收获是否被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并能够在长期以内得以保存。只有提高员工培训迁移的意愿和效果,才能减少他们犯错的频率,提高他们的个人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都在研究培训迁移的问题,然而却鲜有学者在自我效能感对培训迁移效果影响方面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达到某种目的或达成某种成就的判断”,在整个培训项目的进展中,受训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他们的积极性和行为。本文从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为主要影响变量,探讨其与培训迁移效果之间的关系,丰富现有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作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研究涉及到三个变量,分别是自我效能感(自变量)、培训迁移效果(因变量)和培训迁移意愿(中介变量),主要是为了分析自我效能感与培训迁移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培训迁移意愿的中介作用。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总结法、问卷调查法等。

文献总结法:在确定本研究课题之后,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搜集、分析、总结,撰写文献综述,为实证研究做基础。

问卷调查法:为涉及到的各个变量编制量表并设计问卷,将问卷发放给参加过培训的人员进行填写,回收数据之后通过SPSS22.0做样本分布、信效度、相关、回归等分析,从而根据数据支持本研究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