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社会竞争激烈,父辈工作压力增大 但菲和徐桂娟对隔代教育现状调差中显示,大部分父辈家长表示社会竞争相当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他们只能为了
2.2.2 社会竞争激烈,父辈工作压力增大
但菲和徐桂娟对隔代教育现状调差中显示,大部分父辈家长表示社会竞争相当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他们只能为了生计,马不停蹄的工作或学习,无法照顾孩子。[3]杨达和肖艳也认为不仅在农村还是城市,很多年轻父母为了给孩子和家人更好的生活,四处奔波,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4]
2.2.3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很多学者认为在当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可以说他们从小就集宠爱于一身,身来张口,饭来张手,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如今为人父母,缺乏照顾子女的经验,不得不向自己的父母求助,祖辈理解父辈的情况,也愿意帮助父辈照顾孩子。马媛也认为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步入婚姻殿堂,然而曾经的“小王子”、“小公主”大都被捧在手心长大的,缺乏自主自立能力,依赖性强,贪图安逸,大多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似乎也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5]
2.3.4 祖辈自身的因素
祖辈有抚养儿女的经验并且有丰富的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途径和资本。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退休在家,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并且也丰富和充实了晚年生活。此外,祖辈本能的对孙辈有慈爱之心,老人愿意,甚至主动要求抚养幼儿。多数学者都赞同祖辈有充沛时间和耐心来照顾和陪伴幼儿,老人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不仅可以培养祖孙时间的感情,也可以减少老人晚年时期的孤独感。
另外,根据相关材料显示,祖辈帮父辈照顾孩子还因为一些家庭因素导致,比如离异家庭,丧偶家庭,服刑家庭等,父母无法照顾孩子,只能祖辈来抚养。
2.2 隔代教养的利弊研究
很多人给隔代教养贴上了否定的标签,认为隔代教养百害无一利,其实不然,隔代教养成为目前中国普遍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隔代教养的利弊,最大化的发挥其优势,减少弊端,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2.2.1 隔代教养的优势
余玲认为隔代教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缓解老人晚年时期的孤独感,丰富和充实老人的生活;有利于充分发挥祖辈的育儿经验,能在幼儿不同时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解决,弥补父辈在教养子女方面经验的缺乏;有利于减轻年轻父母的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隔代教养中让孙辈传承祖辈遗传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例如在不浪费水和粮食,祖辈基本都有勤俭节约,生活朴素的习惯,非常值得幼儿学习。[6]
吴旭辉认为隔代教养不仅可以减轻老人晚年时期的孤独感,还能焕发老人生命的活力,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和热情。同时孩子给老人带去欢乐,也有利于祖辈身体健康,心态乐观,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7]
周平还认为隔代教养给孩子带去了陪伴和爱,满足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要,祖辈对孙辈有种本能的慈爱之心,加上血缘关系,祖辈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祖孙之间容易建立信任以及融洽友爱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8]隔代教养中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大家庭中,孩子更容易通过模仿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学会有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2.2 隔代教养的弊端
虽然很多研究表明隔代教养具有不可磨灭的优势,但是祖辈和孙辈在生活环境,价值结构,教育观念等方面与社会现代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许多研究也表明隔代教养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