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导游讲解技巧探讨(3)

二、导游讲解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对传统导游讲解的研究 1.国外研究: 导游讲解起源于美国和欧洲的国家公园,初期主要目的是向游客介绍国家公园内


二、导游讲解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对传统导游讲解的研究

1. 国外研究:

导游讲解起源于美国和欧洲的国家公园,初期主要目的是向游客介绍国家公园内的自然资源。在国外,可能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接触较早的缘故,有很多关于导游解说的期刊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并且研究比较全面。在很多的研究中,还把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等很多内容添加进去,增加了导游讲解的内容,丰富了导游讲解的内涵。

在1871年,生活和工作在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附近的John Muir最先使用解说一词,而非讲解。并且1964年,在美国西佛吉尼亚州的Harpers Ferry成立了解说培训与研究中心。此后,旅游解说得到了更广泛地认同与发展,一直影响至今并越来越受欢迎。

2. 国内研究:

就目前国内大陆地区来说,对于旅游讲解的方面研究很少。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近十年内,有关于旅游讲解的文章共20篇。由于我国已经把旅游业列入了支柱产业的行列,近十几年来,对于旅游讲解的相关研究文章也才慢慢多起来,但是关于旅游学科外文期刊排名或者是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文献目前只有少数的几篇,而且大多都是一个固定模式的导游讲解内容,并且这些期刊的排名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虽然有学者对国外旅游者行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回顾,但是该研究也只是简单梳理了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历程和主要议题,对于讲解技巧方面的了解和掌握,知之甚少。

3. 现状综述:

通过上文简单的对国内外旅游解说研究现状的综述,对国内外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可以看出:

(1) 我国关于导游人员的讲解技巧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寥寥无几,甚至相关的书籍也都是大同小异。国内期刊、文献等研究中明显可以看出,国内主要是侧重导游讲解的宏观性研究,研究的内容太过于空洞,使旅游讲解的研究过于表面化、肤浅化。而其中绝大部分的文章则是以吴必虎先生划分的四种讲解类型为依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更多的创新;

(2) 国内的旅游专家及学者对于国外的旅游解说系统的认识还不够,对国内的导游讲解了解的不够彻底,没有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旅游讲解的主要表现形式: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编制专门的导游讲解技巧等,但我觉得今后应该针对旅游讲解的资源、受众来专门编制相关的规划系统,并将其着重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导游讲解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更讲究的是高科技,省时、省力、高效办事。对于导游人员的讲解,也便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旅游者的线上行为、网络与消费者转化。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很大成度的改变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战略实施。互联网电子导游间接地对导游人员的讲解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比如:语音APP的应用、微信语音讲解的推广等等。但现在更多的新手导游是错误的使用互联网上对于相关游览地的讲解内容进行照抄照搬,然后进行讲解,只为省时、省力。由此可见,如今的导游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三、互联网背景下导游讲解的理论分析

在熊友平所写的《导游讲解技巧》一书中,把导游讲解技巧定义为“是指善于根据讲解的内容、游客的理解能力及反应等来控制讲解语言速度,即根据不同的客观环境、内容、文化等组织语言,是讲解的效果最大化。”换句话说,虽然每一个游览地的大致简介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导游人员的讲解中要学会因人而异,做到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恰如其分地进行导游讲解服务。

(一)传统导游讲解优缺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