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导游讲解技巧探讨(4)

1.优点: 导游人员是旅行社的第一线接待人员,而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都将严重影响着旅游行业的社会声誉,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


1. 优点:

导游人员是旅行社的第一线接待人员,而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都将严重影响着旅游行业的社会声誉,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形象。导游人员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这也造就了导游服务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复杂、讲解内容的庞杂、游客需求的多种多样等等。对于导游人员的讲解,可谓是有着高要求。要具有逻辑性、准确性、灵活性和美感性的特点,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还要求将游览地介绍给游客。即便对同一游览地,大多数导游人员的讲解都是围绕某一具体目的地的历史发展、取名由来、相关人物传说等方面,一整套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顺序来进行讲解。虽说不同导游人员的讲解大同小异,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一名导游人员在旅游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很强专业性知识和较高的自身素质。在给游客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学会尊重、体贴和关心每一位游客,要具有亲和力和耐心;善于观察游客的各个方面状况,便于顺利带好团队。尤其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人员,是要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及导游服务能力训练,并在日常的实践中慢慢磨练出来的。由此可见,一名传统的导游人员,可算得上是一个高情商的复合型人才。

2. 缺点:

传统的导游讲解,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个固定的模式:接团后的欢迎辞讲解;车上的娱乐互动及沿路的介绍;景区的讲解;最后便是欢送词。而第三个环节中游览地的讲解也是最能够提现一名导游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特点的表达形式。

而传统的导游讲解服务有着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在景区讲解方面表现出千篇一律的讲解技巧,这也必然对导游人员的讲解技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很少有自己独立的讲解特色,游客们也很少有着十足吸引力去用心听。更有甚者,讲解的内容在手机百度等相关网络上,可以直接搜索到相同内容,致使导游人员的讲解完全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意义,同时也降低了旅游者对导游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对旅行社产品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发展,也使更多的人宁愿去通过互联网选择自驾游,也不愿通过旅行社的行程安排进行旅游。当然这也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协调和现代游客对旅游服务日益增长的高要求息息相关。但最重要的是导游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是比较值得关注的。综合来讲:

(1) 导游人员的知识素养普遍不高

(2) 导游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能力较差

(3) 部分导游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3. 就以上几个缺点来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 在导游人员中,据不完全统计,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综合素质较好的旅

游院校毕业生相对较少。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可谓是参差不齐,学历整体偏低。对于这样的导游队伍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2) 大多导游都已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背导游词的模式,算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是根据游客的情况去

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进行导游词的撰写并讲解;甚至一些导游人员连最基本的讲解技能都不过关,何谈讲解技巧;还有一部分导游人员的知识面窄、结构有单一,严重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因此,在旅游业同样也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3) 与旅游也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导游人员的松散状态决定了他们缺少归属感,而且导游人员必须

要对付社会上的各种偏见以及来自于旅行社的压力,在这种双重的困境中使导游人员对自己的职业也 并不看好。以至于有些导游人员完全是属于应付“差事”,很多事情也是敷衍了事,在导游服务上并不走心,只是按着行程安排的流程机械式的操作。更多的导游人员更是急功近利,赚到钱后马上转行。种种迹象都表明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日渐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