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以全国及省域尺度居多,其中最为常见的研究区域是浙江省。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劳动力结构性变动的
已有研究以全国及省域尺度居多,其中最为常见的研究区域是浙江省。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劳动力结构性变动的进程明显领先于全国水平[13],因此倍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如谭亭亭[13]研究了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指出劳动力再配置对浙江省总量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达22.36%;梁永郭[5]从产业、文化水平、转移范围、身份等四方面着手,总结了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特点;张蕾[14]以杭州市萧山区孙家村村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性别差异与障碍因素。虽然学者们对浙江省劳动力转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对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互动关系涉及较少,且缺乏对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定量分析了浙江省2006-2016年期间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对未来10年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加以预测,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对于其他地区今后的城市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区域概况
(一)社会经济背景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面积达10.55万km2。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浙江省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2016年,浙江省的GDP达到47251亿元,三产结构为4.2%∶44.8%∶51.0%;年末总人口数为4910.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重占67%。浙江省下辖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温州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相对领先,而湖州、舟山、衢州、丽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嘉兴、绍兴、金华和台州居中[39]。
(二)劳动力概况
1978-2016年,浙江省劳动力总量持续增长,由1795万人增长为376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由53.2%下降到12.4%,年均下降1.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劳动力比先上涨后下降,从1990年的29.8%增长到2012年的51.0%,之后又下降到47.4%,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从17.0%稳步上升到40.2%,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在2012-2016年也经历了先上涨后下降的波动,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人数由522万人下降为466万人。1978-2016年,浙江省劳动力产值和人均收入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均于2016年创下新高,分别为47251亿元和84916元 。
统计年鉴显示,2000-2016年间浙江省各城市的年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杭州、湖州和舟山的从业人员总数缓慢增加,而其它八个城市有所减少。就劳动力地域结构而言,浙江省劳动力目前主要集中于浙东北,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其中杭州和宁波的劳动力占浙东北地区的比重超出50%;而浙西南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匮乏,劳动力主要聚集于温州和台州二市。虽然近年浙东北和浙西南地区劳动力总数均持续增长,但两地劳动力的数量差距却在加大。
三、研究内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 [40]。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较多,根据本论文研究需要,结合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说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超出农村产业需求的劳动力,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二三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同农业剩余劳动两者概念不同,但是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很少,纵使有剩余,剩余的劳动力也会回乡种地,进而转变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研究提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同于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做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区分[41]。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以揭示城市化发展等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量影响。最后,本文采用灰色模型对未来10年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进行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