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文学习困难 笔者进一步在“学习困难”的研究基础上、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定义语文学习困难生。小学语文学困生一般就是指在小学语文这个科
三、语文学习困难
笔者进一步在“学习困难”的研究基础上、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定义语文学习困难生。小学语文学困生一般就是指在小学语文这个科目中存在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对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应从多方面来评价,可是大部分小学仍然是以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
依据本研究需要,笔者将小学语文学困生界定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中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在语文学科上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即在正常治理范围内,在学校正常的教学情况下,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产生障碍而达不到国家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而这种不良是可逆的,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是可以加以改变的。
四、策略教学
总体来说,各类文献中关于策略教学的定义都强调教给学生策略,但至于怎么教,定义中并未体现。关于策略教学的定义,国内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但一般是涵盖在策略的定义之下,或是一般采用“学习策略”这一说法。策略一般被误解为指导认知操作的计划、方法、技巧或窍门,总的来说,国内还没有关于策略的得到公认的定义,有些定义的界定模糊不清,常将策略和方法混淆,从心理学的角度形成以及掌握等的过程对策略进行定义方面仍显得有些不足。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笔者将国外专家学者们总结成果进行整理,综其研究成果如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语文学习困难生”的概念是结合国内的国情而提出的,在国外,对语困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学习困难生在阅读方面的障碍。
(一)关于学困生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1.生理医学研究阶段
国外对于学习困难的研究开展地比国内早,且体系更为完善、发达。但是国外对此的研究最初是在医学和神经学的范围内进行的,研究对象也是主要面向脑部损伤患者,研究的是脑损伤对于学习的影响,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的方式分析患有脑损伤的学习困难儿童的特殊行为,以研究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至20世纪中叶,出于需要,研究者渐渐不再满足于医学与神经学领域对其的研究,开始转向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并将目光着眼于智力在正常范围内的学生,研究的重点也侧重于对学困生本身及相关的教学实践。
2.心理教育研究阶段
在该阶段,随着国外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心理学、教育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使得有关学习困难的研究在心理、教育系统中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以前苏联和美国为代表。
(1)前苏联
前苏联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有着相当长久的历史,相较于美国,该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与教育的欠缺有关;二、强调在不按学习程度分班的集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困生的水平[ ]。
苏霍姆林斯基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提出的“难教儿童”中,他将难教儿童分为两类:其一是道德品质存在问题的儿童;其二是因智力存在偏差、不喜欢学习且学习成绩处于非正常水平的儿童。在对难教儿童的研究上其大致上奠定了前苏联学者对此研究的基础。而往后前苏联的研究者多采用“后进生”这一名称,因为他们认为学习困难是“后进”现象积累、融合的后果,采用合适的转化方式便能对此进行改善。
(2)美国
学习困难从19世纪起就受到了美国研究者的注意,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掀起了学习困难运动。早期除了在生理学界初步形成关于学习困难的理论外,还逐渐成立了一些诸如美国学习困难协会等的组织,政府也开始为学习困难运动立法。并且,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学习困难的研究中去,包括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由此可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贴合教学实际,力图为教学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