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状况调查及其教育路径探究(2)

3.3.4户籍制度的限制11 4 教育路径探究12 4.1成人学校教育12 4.2舆论引导教育12 4.3同伴教育13 5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状况调查问卷


3.3.4户籍制度的限制 11

4 教育路径探究 12

4.1成人学校教育 12

4.2舆论引导教育 12

4.3同伴教育 13

5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状况调查问卷 16

1导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农民工是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群体。近年来,其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在城市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而增强其权利意识,、提高其政治参与积极性,对于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缓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城市民主程度、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现代化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鉴于其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加之其权利意识不足,致使其在参与城市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尚且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更需要去探究。

本文将以甘肃省肖咀乡为调查点,针对现代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深入调查,了解该群体对于个人的权利的看法。此次过程,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调研,并最终提出相关建议,为新生代农民意识意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1.2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肖咀乡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

①问卷调查法。在本文中,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现状和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当采集问卷数据后,录入 spss进行进一步分析。

②文献研究法。为了从多个方面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状况,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前人的相关学术性成果进行选择性的梳理,力图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进行研究。

1.2.2创新之处

学术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问题研究大部分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其次,目前,绝大部分在这方面研究的主体都是公民,而聚焦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且在教育路径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1.3文献综述

中央2010年才开始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所以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在权利意识方面的研究甚少。但是就权利意识这个问题来讲,对于权利意识的价值问题争论较多。 在国内,王春光最先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这是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提出的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他还分析了国内各界关于第一代农民工的流动状况、就业、聚住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构建、农民工外出动因和其发展趋势。

郑磊认为当前的中国农民是功利的,但同时行为较为保守的,农民通常只关注权利所带来的实际效益,而其中的法律利益被认为是实现实际利益的手段,因而其权利意识还处于很被动的层次,不会主动积极的争取自己相应的政治权利。(郑磊,2003) 关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重要因素方面,吴静波通过对我国农村的实地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公民的各方面权利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其影响的根源来自农村村规制度、村民素质、习俗、传统思想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他认为是中国农村所在的小农环境影响了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吴静波,2012)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教育路径方面,谭利认为对于其权利意识的觉醒必须要从公民教育、法制保障两方面进行,主要从立法层面切实维护其权利。(谭利,2007)

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首先,我发现,虽然近年人们对于农民公民意识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具体细化到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比较少,而且大都只是宏观的探究,不够深入,且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其次,就研究方法来说,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采取的是描述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因此,我们发现此前的文献中数据分析比较少,所见大都是文字性理论性的描述,这对于客观的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采取实地研究的方式,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权利意识的现状、影响因素、表现方式等;就具体的教育路径来说,我将从成人学校教育、同伴教育、舆论引导等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式中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