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总结15 (四)科普文文体的选择情况16 1.文体的选择情况16 2.分析总结17 二、 科普文选文的编排19 (一)学段中科普文的比例19 (二)学段中科普文
2.分析总结 15
(四)科普文文体的选择情况 16
1.文体的选择情况 16
2.分析总结 17
二、 科普文选文的编排 19
(一)学段中科普文的比例 19
(二)学段中科普文单元设计的比例 20
(三)科普文选文图文互文性的关系 21
三、 小学语文教材中科普文选文的反思建议 22
(一)科普文选文的内容建议 22
1.小学语文教材科普文科学教育主题内容的优化 22
2.丰富与科学教育内容有关的插图和小资料 22
(二)科普文选文的编排建议 23
1.调整渗透科学知识的科普文在教材中的比例 23
2.优化科普文价值取向在各学段中的数量 23
3.优化科普文单元在各学段中的比例 23
4.调整教材中科学教育主题的内容结构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8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科学进步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科普文章,不但可以使我们了解、学习科学知识,带领我们进入科学的天地,还可以激发我们探索世界的兴趣。简单地说,科普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对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普文作为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的文体,更多地是介绍自然现象与科技成果,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更加紧密的联系。随着科普文越来越普遍,科普文被编选入语文教材中,但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体,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普文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体裁之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研究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方法的成果较多,研究小学语文教材科普文选文的成果较少,目前小学语文科普文选文,许多教师只关注到其科学教育的一面,未能很好地将科普文与小学语文结合在一起,在渗透科学素养的同时突出语文的特点。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教材中科普文选文的意义就更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2册中科普文选文的情况,从文本中发现一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对教材中科普文选文的现状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成尚荣先生说:“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 笔者认为,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除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文本承载的意象和意趣等,还需要老师和学生有乐趣配合解读本文,让学生或许可以学着解读。可见,语文课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研究意义
本文从概念、选文情况、语文教学等来方面来研究科普文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科普文选文进行分析,充分了解文本,同时也有利于科普文的教学研究。
第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科学飞速进步,科普作品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精神,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色彩,同样也孕育着人文性的色彩。如果学生学习科普文,可以感受科学文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在浅显的文字中不止能取得思惟的启发,还能感触感染到语文的魅力。
第二,多篇科普文选文的组合构成了语文教材,它作为核心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一定数量的科普类作品,比如《花钟》、《蟋蟀的住宅》、等等。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科普文有利于丰硕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酷爱科学的乐趣。同时,科普文的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文本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学生语感和加强写作本领。那么,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文准确定位,在语文教材中如何选定适合小学语文的科普类文章,如何把握教材中的科普类文章与语文的关系,影响着小学语文科普文章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科普文的学习兴趣和由课内阅读延伸大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有效性。同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科普文选文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课文落后时代,典型课文是《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玩转网络,对网络并不陌生,此类科普文没有起到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作业,反而影响学生对科普文的兴趣。同时,部分老师对科普文章的了解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类是以为科普文无非是让学生把握几个知识点,领会几种意象,教师对科普文的理解比较浅显,学生学得也毫无兴趣。另一类是将科普文理解为科学,过度展示科学知识,忽视语文特点,教师将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教师必需对语文课本中的科普文选文与语文的干系有一个科学精确的明白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