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指游戏的应用现状(2)

4.手指游戏使用方式的讨论20 5.手指游戏使用效果的讨论21 6.不同班级类型的手指游戏的讨论21 (三) 研究建议22 1.幼儿教师22 2.幼儿家长22 3.幼儿园长23 五


4.手指游戏使用方式的讨论 20

5.手指游戏使用效果的讨论 21

6.不同班级类型的手指游戏的讨论 21

(三) 研究建议 22

1.幼儿教师 22

2.幼儿家长 22

3.幼儿园长 23

五、未来展望 23

六、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附录一: 26

附录二: 27

附件三: 27

一、研究缘起

(一)实践背景

 1.见习实践的要求

根据笔者大二大三的见习实践经历和在校专业课程的学习发现手指游戏不仅受幼儿及相关一线教师的喜爱,而对于高校教师及学生来说,也是十分有具有价值的。在幼儿园见习过程中,手指游戏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孩子不仅对手指游戏感兴趣,而且能让幼儿自然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并投入到下一个环节与流程中去。对于高校大学生与专业教师来说,在本科生的学前儿童语言课程的课堂上,高校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手指游戏的互动和学习,教师通过手指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而学生通过手指游戏传达快乐的理念和心情,并能为之后的入园工作打下结实基础,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让手指舞动起来,师生共同创造智慧。

2.时代潮流与趋势要求

浙江省开展的“课程游戏化”以及现今游戏主题宣传月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其他幼教工作者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而言存在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游戏是儿童期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而作为游戏之一的手指游戏,理所当然的值得我们对其进行专业而深入的研究。

3.政策及文件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也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积极寻求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教学中的应用,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并指导好幼儿进行相关的手指游戏。

(二)理论背景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以“幼儿园游戏”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里进行检索。由此发现,国内外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研究资料都是比较丰富的。通过仔细研读这写文献,对幼儿游戏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再以“手指游戏 应用”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网上进行精确检索,只找到三篇直接相关的中文研究,在ERC-EBSCO教育学数据库里搜索到的专门针对幼儿园手指游戏应用的外文研究也是寥寥无几。而以“手指游戏”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中文的文献数量很可观,但外文文献仍旧比较稀缺。

1.国内关于手指游戏的文献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及维普网精确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共有209篇文献与“手指游戏”相关。通过仔细研读和学习,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国内学者对于手指游戏的研究多侧重于“为什么”的研究。即强调发现手指游戏存在哪些方面的价值,值得一线教师及幼儿家长等的使用和学习。在相关文献中,共计有多达100篇文献在说明和例证手指游戏的意义以及其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如:赵妍卉(2014)和庄春梅(2008)在其文章中集中体现了手指游戏在促进孩子智能开发、情感陶冶、习惯培养等方面有独特作用。

第二,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手指游戏的使用和运用上,即强调在实践之中如何运用好手指游戏以及如何将手指游戏与一日生活结合上进行钻研。如:赵惠芳(2012)和石海霞(2014)强调手指游戏可以与学科领域或一日生活相结合,由此来丰富幼儿词汇,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第三,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分享手指游戏的基本玩法及其动作表示,通过简单的叙述和说明再配上适当的游戏照片,为广大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动手操作的便利。例如:金艳雯(2014)和牛学玲(2013)举了许多手指游戏的例子,结合相关的动作解析和说明提供动手操作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