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边塞诗的解读与教学(5)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苏轼称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他的这首边塞诗不逊色于边塞诗人。与他的山水田园诗的空明和宁静不同,这首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苏轼称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他的这首边塞诗不逊色于边塞诗人。与他的山水田园诗的空明和宁静不同,这首诗“以英特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 诗境雄浑壮阔,将广阔的沙漠,笔直的孤烟,无尽的长河统一于落日的背景下,雄浑开阔的景色蕴含着的是诗人浓郁的盛世豪情。此外,诗歌剪裁巧妙,只用“属国过居延”寥寥几笔就写出了诗人的行程。特别是诗的最后以“都护在燕然”戛然而止,含蓄而有意味,给读者留下悬念,匠心独运。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文本研读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中的杰出代表,盛唐的边塞诗派也被称为“高岑诗派”。岑参能够在众多边塞诗人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他的两次出塞经历。岑参曾两次深入西北边陲,这种经历是岑参特有的而同代诗人所缺乏的,正是出塞的经历开阔了诗人的视野、丰富了诗人的阅历,使诗人饱览了西部边塞特有的自然地理风光,真切感受到边塞的风土人情和边塞生活的艰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于岑参的第二次出塞阶段,他的大多数边塞诗作于这一阶段。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景奇”“情真”。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边塞的雪景和边塞的寒冷天气。起始四句写塞外飘雪的景观,首句“卷”字写出了风势的凶猛,“白草折”写出北风席卷胡地时势不可挡的气势,胡风卷地折草后便是飘落大雪,这本应是冬日之景,但却是发生在塞外的八月,不可谓不奇。诗人见到这样的景色,感到新奇和惊喜,咏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佳句,以梨花比雪,仿佛是春天悄然而至,带来了满树的梨花,显得生机盎然,这里诗人的想象奇特,“使边地风光更显得神奇壮丽”。 本句运用了隐喻,相比东方虬《春雪》中的“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中所用的明喻,显得更有韵味。“忽如”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突然而来的飘雪所感到的新奇之感。在韵律方面,首句的“折”和“雪”是入声字,短促的入声韵表现出暴风雪的猛烈,而本句却换成平声韵,舒缓的声调使人仿佛真的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四句笔锋一转,着重写边塞的寒冷。雪花“散入”罗幕之中,致使“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难着”,写出边塞环境的艰苦,而就算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将军却仍试着拉动角弓,将士们仍坚持身穿铁衣,流露出诗人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