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于中国知网上搜索相关论文,以“茶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文献有217篇、期刊206篇,研究角度有五个方面:茶文化旅游概念、茶文化旅游特征、茶文
在国内,于中国知网上搜索相关论文,以“茶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文献有217篇、期刊206篇,研究角度有五个方面:茶文化旅游概念、茶文化旅游特征、茶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茶文化旅游现状和对策。
由郑宝润(1992)[6]第一次提出“茶文化旅游”这个概念,杨小泽[7]在1997年提出茶文化旅游是文化旅行的一种。文南薰(2007) [8]觉得茶文化旅游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和传承性。而陶宁(2007)[9]对此作出了补充,加以娱乐休闲性及体验性。
一般说来,茶文化包含茶的技巧、茶的益处和茶的内涵。茶道及其内涵精神相辅相成,营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茶文化源远流长,与宗教密切相关。世界上有100多种饮茶国家,喝茶有不同的方法。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源头。茶文化不仅是茶,还结合了佛教、儒家和道家。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茶文化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大多数专家学者从旅游产业化的角度对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有机地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和茶资源的综合开发模式,基于茶文化,开拓出集休闲、体验、观赏、感受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活动[7]。
(二)旅游体验
Wearing(1996)[10]谢彦君(1999)[11]等大多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体验的概念的解释,主要是从构图、动机、旅游者和旅游者四个方面。旅游,本质上是获得体验。所谓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通过感觉器官与思维活动,对所处景观环境与过程经历的体会与感验 。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增加,旅游景区的逐渐完善,旅游体验将是追求个性化、情感化的旅游过程。
(三)全域旅游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吸引物,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提出了: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全域旅游。同时,还对全域旅游的建设理念、标准以及相关管理与服务进行了阐述。
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背景,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和基本规律为研究前提和基本保障。茶文化旅游体验的优化与提升应尽可能细致,研究地方发展路径应更倾向于茶文化旅游背后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认识和调查,提出符合地方茶文化特色的建议。
三、 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1.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级量表(Likert Scale),所有陈述的态度选择都包含了5个。调查问卷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国内旅游者的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进行调查;第二部分是对国内旅游者消费偏好与旅游动机的调查;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对景区的满意度。计划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5份,完成率94%;完成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88.4%。
2.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验证。
检验定量数据时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人员心中预期着变量与题项对应关系;在完成因子分析时,相关变量与题项成对应关系;二者预期基本一致时,则说明具有良好效度水平。本研究所做的调查问卷的效度是应用己特利特球体检验方法和KMO测度。信度检验是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最直观的评价方法,使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 α 系数值)用于测量样本结果的可靠性,也就是判断样本回答是否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