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周庄旅游发展探讨(3)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桐庐称为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桐庐称为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诸城市列为山东省全域旅游试点市;重庆渝中区启动《全域旅游规划》;

   2014年五莲县、临沂县、莱芜市、滕州市、沂水县成为山东省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

   2015年8月18日,国家旅游局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用全域旅游的概念布局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布局的导向作用。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迅速成为我国旅游界最热的概念和地方最热的实践,掀起了全域旅游创建运动的高潮。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需要,必须转变景点开发模式为全域旅游模式,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因此各地萌芽的理念成为系统的全域旅游发展理论,零散的实践探索提升为发展战略,这也意味着发展全域旅游将成为一项影响全局、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

   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展全域化”被首次作为《规划》的重要理念、重要发展模式、“十三五”旅游发展重点内容,是《规划》的亮点之一,旅游业发展的全域化将是“十三五”期间旅游的显著特征。

1.3 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2]。

那么到底全域旅游是怎样的呢?“全”指什么?“域”又有怎样的限定呢?

1.3.1 全域旅游的“全”

全域旅游的“全”,是需要在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八个方面加以落实。

   全要素,即将整个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吸引物,整个旅游目的地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有可能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行的吸引物。就是跳出景区看旅游,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目的地看旅游目的地。

   全行业,指旅游在整个目的地产业结构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使旅游目的地未来产业的融合点、动力点、核心点。随着目的地产业的结构调整,目的地的工业、商业、房地产业、手工业等都可以打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全过程,即从游客进入目的地开始一直到离开,在这整个过程中,目的地都应该能给他提供旅游体验,无论是在旅游景区观光还是非景区消费休闲,无论是在目的地期间的食住行还是游购娱,旅游体验都应该无处不在。

   全时空,是指在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淡旺季,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是核心旅游还是以外,都应让其满怀欣喜来,带着满意而回。

   全方位,即不仅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体验需求还应该增加文化、资讯、科教、环境、制度等相关要素上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