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媒体的互动性保障官兵交流畅通,为部队管理教育搭建新平台 新媒体它是具有互动性的,信息不是一种单向的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的传递方式
(二)新媒体的互动性保障官兵交流畅通,为部队管理教育搭建新平台
新媒体它是具有互动性的,信息不是一种单向的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的传递方式,而是从多角度多维度去传递,只要有一个信息传出的媒介,那每一个官兵都可以是这个信息的接收者,也会成为发出者、传递者,改变了以往链条式的传递方式。那在这个新的环境下,每一个官兵都可以自主发言,不再是从上往下进行指令性、强制性传递,而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每一个官兵都可以自主选择信息的内容,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官兵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及时得使上级摸实下级的真实想法,让下级能够懂得上级的做法。官兵们也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一场小讨论,或者针对某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可以使官兵在思想交流中激发热情并更加坚定信念。这就可以改变部队中传统管理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的局面,拓展了教育空间,扩充了教育时间,教育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在无意识中官兵就可以学习到知识,主动接受教育、享受教育,有效地使官兵们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交流变得更加畅通、更加丰富,对于部队建设和管理教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新媒体的虚拟性拉近官兵心理距离,为部队管理教育创造新手段
新媒体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它是虚拟性存在的,它改变了人们平时面对面交往的方式,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面貌和其他媒介进行交流,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就打开了,防范性降低,大大缩短了心灵之间的距离,这样就更容易使人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状态。部队本来就是一个等级制度、上下级关系明确的团体,管理模式都是一些指令式、强制性的传统管理模式,但在新媒体这个环境下,部队官兵之间没有明确的等级观念之分,在新媒体面前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没有领导大小、权利大小之分,管理者不能再通过自身的身份下达命令和指示,而是通过网络对被管理者进行平等的交流,用其他一些被管理者更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和教育,改变了原本形式单一、方法古板的管理教育方式,让官兵们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方法也正好迎合了现在这些年轻官兵对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的向往,官兵们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博客这些新媒介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们更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或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使官兵平时面对面不敢讲的困惑和迷惘,可以通过网络“倾诉”。这样能够最大满足官兵的需求,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抵制一些不良情绪的蔓延,真正使教育入脑、入心,方便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让管理教育不再是被动性的接受,而是让管理教育走进官兵们的心里。
三、新媒体时代部队管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容易形成多样化思想观念,冲击管理教育主题
现在是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新媒体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而且其中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官兵们使用,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官兵们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全面的信息,他们接触新媒体,玩QQ、玩微信、刷微博、开博客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些信息没有经过过滤就直接传入到他们其中,尤其有很多“负能量”的信息。部队本来就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突然面对新媒体在社会上流行的风气,这些年轻的官兵势必“跟风”,特别是现在的官兵思维活跃、接受能力极强。但很多士兵都是文化程度低,没有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阅历较少,处世不深,在明辨是非、认知判断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正处于被人容易影响的阶段,情绪偏激,那对于一些思想防线、抗诱惑力弱的官兵来说很容易使他们界限模糊,分不清利害关系,思想易被腐蚀,就会导致部队管理教育方面出现严重阻力,会让士兵们在思想教育上很难达到高度统一稳定。例如:一些持有大量粉丝的微博用户会用网络舆论来蛊惑人心,发表大量负面新闻,通过一些热点事件诋毁党、诋毁军队,挑起民众的仇恨心态,例如“魏则西事件”、“乌坎事件”等敏感话题在网络被大肆炒作,引发各种讨论。境内外一些敌特分子通过这些肆意发表反对国家政治体制的言论,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丑化党和军队形象,试图颠覆党的领导,把军队从党的领导下分裂出去。这些存有不良居心的反动派和敌特分子发表的言论容易造成他们思想松动,各种负面情绪滋生蔓延,这对部队的管理教育造成很大影响,可能会出现思想教育干部上几节课、花几个小时的时间说教,都没有一片网络消息带来的影响力大。所有这些都会给部队管理教育带来很大困难,对以往的管理教育方式带来很大挑战,更是对广大官兵一个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