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的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内容也较丰富,应成为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多方面的影响下,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逐渐渗透
民间游戏的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内容也较丰富,应成为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多方面的影响下,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逐渐渗透,都有可能会使民间游戏的传承和生存面临比较大的阻碍。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间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民间游戏中,不但可以了解幼儿的情绪发展状况,还可以增进与幼儿的互动交流。所以,开发和保护幼儿体育游戏在现在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一、概述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教育与保育相结合的原则,是幼儿实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体育的具体化和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目前比较全面的运动教育活动。[2]
幼儿园体育活动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教师对体育活动的编排上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既要保持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和保育性,又要做到保证体育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幼儿体育活动对增强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及社会性发展来说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和作用。
(二)民间游戏概述
对于民间游戏的描述,多数学者倾向于乌丙安先生的想法,他认为“民间游戏俗称玩耍,它是指流传于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是游戏中最普遍、最常见、最有趣的活动”。[3]孙丽丽则在对城镇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过程中定义为:“民间游戏是一种娱乐性活动,是人们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工创编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能形象地反映民间生活。”
可见,在对民间游戏概念界定中,学者首先肯定了民间游戏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它还具备不受时间、空间的各种限制,它所需材料简单,内容易学,种类丰富,趣味性强,玩法多样等特点,根据不同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别。
二、民间游戏引入体育活动的适切性
(一) 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1.提高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在民间游戏中,幼儿能从中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本民族文化。因此,从民间游戏中既可以说是儿童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又是儿童成长的历程。[4]所以,民间游戏可以作为幼儿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有利于加强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2.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适当的启蒙和引导对于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有着促进作用。民间游戏以其独特的性质,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向幼儿传达一种良好的生活范式。比如,表演节目、讲故事等民间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融入。[5]
3.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纵观心理学关于游戏对儿童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游戏在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能够获得情感、认知、社会性、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游戏是幼儿精神成长的沃土。另外,有研究指出,游戏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幼儿成人以后的生活中,它还局限在幼儿时期。也就是说,民间游戏具有重要的近期效果,也具有深远的后效。民间游戏多是集体游戏,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游戏活动,共同合作才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通过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逐步提升。另外,民间游戏的开展是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的,它能培养幼儿做事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多数民间游戏,不仅可以扩大幼儿对生活的感知、开阔幼儿的眼界,而且也是幼儿了解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