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随年级升高呈现“高-低-高”的趋势14 4. 小学课堂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随年级升高呈现“低-中-高”的趋势16 (
3. 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随年级升高呈现“高-低-高”的趋势 14
4. 小学课堂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随年级升高呈现“低-中-高”的趋势 16
(四)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上的课堂环节差异 17
1. 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课堂环节差异较小,自我调节学习的课堂环节差异显著 17
2.小学生在整体课堂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各题差异显著 18
3.小学生在课堂听讲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各题差异显著 19
4.小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各题差异显著 19
5.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任务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各题差异显著 20
6. 小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各题差异显著 21
四、讨论 22
(一)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基本情况分析 22
1. 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基本情况分析 22
2.小学课堂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24
(二) 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 25
1. 小学课堂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 25
2. 小学课堂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5
五、相关建议 26
(一)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26
1. 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26
2. 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26
3. 设定合理的学习任务难度 26
(二)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27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 27
2.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27
3.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27
六、结语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附录 31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自我调节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并逐渐成为众多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自我调节学习的大量研究中,以往的研究多以中学生或大学生为被试,而以小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却鲜见。自我控制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心理基础。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有意注意水平提高,纪律性明显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使对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指导成为可能。不同于课后自习占较大比重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多进行于课堂,因此小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此外,大量的教育心理学家开始着力探讨影响自我调节学习者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外部环境和个体的内在认知因素。其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个人内在因素之一。近二二十年来,研究者们就自我效能对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有正向的影响,二者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自我调节学习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与前者相比其研究及成果明显较少。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业上的应用,相较于较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影响探讨也理论不足。而对于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研究放在特定年龄特定范围内如小学课堂内,更是少之又少。
(二)研究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理论和实验结果证明,自我调节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中进行合理与科学的自我调节不仅能提高学业成就,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格特征。因此,研究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于加深对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对学习活动具有动机调节作用。对二者的关系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