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目的、有层次的指导幼儿运用材料15 (三)克服自然材料的局限性16 (四)借助幼儿园与家长的力量16 结语16 参考文献17 一、绪论 当前时代背景
(二)有目的、有层次的指导幼儿运用材料 15
(三)克服自然材料的局限性 16
(四)借助幼儿园与家长的力量 16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一、绪论
当前时代背景下,全球都在倡导“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目标,国内幼儿园美术教育也响应时代的号召,力图寻找美术活动的环保低碳性。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改革美术材料的运用,选择更多天然环保、自然生态的材料开展教育活动,鼓励孩子贴近自然,感受自然。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提出了“自然材料作为幼儿美术材料的一部分,既能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又对幼儿感知觉、创造力以及探究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提倡美术活动中使用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美工活动,对外界物品的认识从美学的角度不断加深。自然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也让幼儿能积极地投入美术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大胆塑造、有创意地表现具有美感和自我认知的的作品。
(一)相关概念界定
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对“自然材料”、“幼儿美术活动”做了以下的概念界定:
1.幼儿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一般指从事美术创作的活动。幼儿美术活动是3—6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美术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又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5-6岁的大班幼儿美术活动,其活动目标主要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大班幼儿美术活动在教学中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全面发展幼儿,培养幼儿对美的追求。
2.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相对于人工合成材料而言。在查阅的文献中,学者杨桂芬在《幼儿户外自然材料操作行为研究》中将他的课题中的“自然材料”界定为“幼儿身边常见的、生活中容易接触的、存在于园内外两个圈层中的自然资源类材料” 。田宝英认为“自然材料”是“来自于自然,能被幼儿所感知的物品” 。
基于以上的一些定义,我将我的课题中的“自然材料”界定为产自天然,未经人深度加工的,不改变材料本身性质,通过简单改变形状,就可以供幼儿拿来直接使用的材料。比如木材、树叶、树枝、种子、花瓣等植物类材料,石块、砂子、泥土、水等生存环境材料,当然还有动物类材料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