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nity3D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野外探险家》为例(3)

王桂忠在《野外生存教育教程》指出野外生存教育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远离生活的熟悉地,到野外自然环境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学实


王桂忠在《野外生存教育教程》指出野外生存教育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远离生活的熟悉地,到野外自然环境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称[2]。目前学生所欠缺的恰恰是野外生存安全教育。在邹河清,梁剑铃的《广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中,学生认为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野外生存”,占比达54.8%。而学生最喜欢的安全知识学习方式是“体验操作”[3]。

在小学生户外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往往以讲座或者活动的方式传达危险的存在。随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多媒体课件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学习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学习不仅仅是练习,学习的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点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不仅需要灌输足够的知识,更应该充分保障学生的安全,以免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教材中有价值的因素结合实际对学生展开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期间加入安全教育内容,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远离伤害,拙壮成长。开展有效的野外生存安全角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游戏的出现以及科学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4]。学生在教育游戏中参与危险脱困,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又将安全理念有效传达给了学生。教育游戏化课件给施教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施教者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以文字讲授的方式传授,学习者也将根据各种模拟真实的经验兴趣学习。至此,游戏化课件也将成为未来课件的发展方向。

论文基于Unity3D的游戏型交互式课件《野外探险家》设计与制作展开,将课程理念融入游戏,利用3D游戏化课件将模拟出野外虚拟场景提供学习者学习。随着虚拟现实的技术不断发展,在教育中Unity3D引擎独具优势。在教学中,3D模拟真实场景有利于解决现实教育模式脱离实际的问题,使用动态难度,扩大沉浸区域,使学习者专注学习的同时引导出心理享受。同时,游戏化课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吸收。另一方面,由于开发人员的技术等问题存在诸多不足,对于成品效果达不到预期,这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克服的。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的多媒体综合性课件不多,存在交互性较差,缺少设计性的问题。在多媒体课件中,交互功能停留在鼠标的点击与拖动,形成的是以演示为主、操作为辅的多媒体课件,无法达到良好的交互教学目的。游戏型课件更是少之又少,教学往往很难在学生“乐学”中达到预期目标。游戏型课件是在新课标下提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沉浸理论等支持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起来的产物。本研究将探索教育游戏型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方式,有助于完善和丰富教育游戏型课件的相关理论进而丰富基于Unity3D游戏型课件的研究成果。

(2)实践意义

a) 从学习者角度小学生在认知发展还不平衡的情况下缺乏生活经验,很容易在野外活动过程中造成伤害。学生通过安全教育学习及实践培养,学生可以学习到与他们年龄、心理等方面特点相适合的经验及技能[5],通过逼真的场景进行游戏化学习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安全意识,能够知晓在野外的相关危险的存在以及户外基本知识,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b) 从施教者角度安全教育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教育,而野外安全则是将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和学科结合在了一起。普通课件局限于说教灌输式教学,并不能使学生直观明白其中的技能与知识。本研究应用Unity平台作为开发工具,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危险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野外安全教育中的各个知识点。游戏型课件将游戏融入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