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情况接受过12228.9 没接受过30071.1 从事态度愿意14233.6 无所谓12429.4 不愿意15236.0 实施态度征询同意27865.9 积极动员10324.4 无所谓337.8 反对81.9 存在困难缺
培训情况 接受过 122 28.9
没接受过 300 71.1
从事态度 愿意 142 33.6
无所谓 124 29.4
不愿意 152 36.0
实施态度 征询同意 278 65.9
积极动员 103 24.4
无所谓 33 7.8
反对 8 1.9
存在困难 缺少经费 147 34.8
缺少专业人员 320 75.8
无职业成就感 143 33.9
缺乏教育培训 226 53.6
规范管理不够 227 53.8
社会接受程度低 272 64.5
3.4 健康服务相关人员临终关怀知识与态度的得分情况
3.4.1 临终关怀知识掌握情况描述
临终关怀知识问卷得分情况:本部分问卷共10题,问卷总分为10分,本次调研中得分最高的被访问者回答对10题,平均得分为0.67±0.25分,临终关怀知识问卷的平均正确率达到64.96%。其中临终关怀基本知识的平均得分为0.76±0.26(总分7分),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75.7%;临终关怀疼痛控制知识平均得分为0.46±0.34(总分3分),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46.27%。本次调查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每一题的正确率都较高(60%以上),表明健康服务相关人员有一定的临终关怀基本知识,而对于疼痛控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都在50%及以下,表明大部分人对于疼痛控制知识部分不是特别清晰,需要加强对健康服务人员教育宣传。详见表6。
表6 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项目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排序
临终关怀基本知识
1、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 387 91.7 1
2、临终关怀既不延缓也不加速病人的死亡。 330 78.2 3
3、临终关怀不是“促终关怀”,是帮病人勇敢面对并安然接受死亡。 334 79.1 2
4、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社会支援、居丧照护和死亡教育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 310 73.5 5
5、凡诊断明确、治愈无望、估计生命期约在 3 至 6 个月的疾病晚期病人,都属于临终病人的范围。 255 60.4 7
6、临终关怀服务对象既包括临终老人或病人,也包括家属。 317 75.1 4
7、临终关怀机构可以根据需要以临终关怀院型、临终关怀病房型、临终关怀社区型或临终关怀家庭型等多种形式存在。 304 72.0 6
疼痛控制知识
8、只要药品选择合适、剂量合理、给药间隔得当,则 80%-—90%的癌性疼痛是可以控制的。 198 46.9 9
9、疼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时钟”给药,而不是按照“必要时”给药。 176 41.7 10
10、成瘾是疼痛治疗的一个障碍。 212 50.2 8
3.4.2 健康服务相关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得分描述
根据杭州市健康服务相关人员临终关怀态度量表的调查结果,计算杭州市健康服务相关人员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四个维度的平均评分。职责和角色的平均评分为3.75,标准差为0.55。四个维度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责和角色(3.75±0.70)、临终关怀的有效性(3.28±0.73)伦理道德(3.22±0.67)、医患沟通(2.77±0.72)。 详见表7。
表7 临终关怀态度各维度均分的比较
维度 评分(X±SD) 排序
职责和角色 3.75±0.70 1
临终关怀的有效性 3.28±0.73 2
伦理道德 3.22±0.67 3
医患沟通 2.77±0.72 4
3.5 杭州市健康服务相关人员临终关怀知识及态度的单因素分析
3.5.1 杭州市健康服务相关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单因素分析
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不同影响因素间的临终关怀知识得分的差异,具体结果见表8及表9。其中包括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2个维度(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疼痛控制知识)得分。
3.5.1.1 临终关怀知识的单因素分析
临终关怀基本知识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历、职称、职业、工作机构、月收入、宗教信仰,临终关怀的知晓情况、开展情况、培训情况、从事态度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