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2)

我国政府也在不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地不断发展。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务部、劳


我国政府也在不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地不断发展。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务部、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多项配套文件,确定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宏观政策和基本要求方针。2009年,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15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等十四个部门《关于发展上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 。通过逐步建立以预防,预防为重点的社区综合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强化“六位一体”服务功能。

人们的健康意识转变以及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强,但是发展并不顺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 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居民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向居民提供的卫生保健活动的总称。”帮助社区的妇女儿童以及老弱病穷的居民解决健康的问题。也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医师、护士及专业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

全科医生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高质量、方便、具有成本效益的综合初级保健服务。医生执行整个生命、健康和疾病过程,负责全面管理。他们是全科医生,是卫生服务提供者,也被称为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制度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 通过签约服务的形式, 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模式。(王冬阳、陆雅文等,2018)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是在城镇居民中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其社区覆盖面积及人口,在中心下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利于附近居民就诊和接受健康教育、康复及照顾等。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医药卫生体制改是指对现行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及相应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实践和实践举措。

2009年,中央出台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上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和上海地区的相关政策,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二、 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