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普遍化背景下的板书设计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3)

(一)研究的背景 1. 客观缘由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老师们对于板书的设计也逐渐减少,大多是采用课件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板书的设计有其特有的


(一)研究的背景

1. 客观缘由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老师们对于板书的设计也逐渐减少,大多是采用课件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板书的设计有其特有的教学优势,正如刘显国先生所说的:“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优秀的教育家们是非常重视教学板书的运用和研究的,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许多教学板书实例,都是非常赏心悦目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 ]由此可见,板书的设计也是我们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另外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既然阅读教学是这几者之间的对话,那仅仅靠老师口头讲授是不够的,必然需要有辅助手段,所以在课堂当中可以看到,教师上课除了口头语言,还会配合使用书面语言,如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课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一闪而过,学生看完了就过去了,这种快速展示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忆来说帮助不大,而板书这个辅助手段却可以长时间保留着,学生的印象也会加深。

不仅仅是阅读教学需要板书、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拼音、识字写字甚至是写作教学都不可以少了板书设计,这也是语文课程特点对于板书设计要求。

2. 主观缘由

笔者在大学毕业之后所要从事的就是小学教育事业,如何进行板书设计,如何设计好的板书也是对于师范生基本技能的要求。在平常的技能训练当中更加注重的是对文本的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还有就是对于讲课方式方法的训练,较少关注到板书的设计,往往都是写一个题目或者再加几个关键词。对于板书如何排版、要写什么内容、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板书等等方面都没有仔细分析设计。但是板书设计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所以笔者想要在课件普遍化这样的背景之下来研究板书的设计。

(二)研究的意义

1. 辨明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关系

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时候发现关于板书设计的文章有很多,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论文当中以板书设计为主题的有3500多篇,以语文教学板书设计为主题的有550多篇,而多媒体课件普遍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研究就更少了。

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灵活的表现形式让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多媒体课件上的一些内容所吸引,是一种丰富性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它却是一闪而逝的,展示给学生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储存。而传统的板书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做到与学生的反馈同步的效果,即学生想到什么或者什么是对教学有帮助的,都可以及时地进行板书,而且板书在一节课当中可以长时间地保留,这是多媒体课件所没有的优势。本论文是对课件普遍化背景下板书设计研究的丰富与补充。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板书上,因此需要进行板书的设计,呈现最精华的内容,需要处理好课件与板书的关系。好的板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内容一目了然。板书应该运用简要的文字、符号、线条、简表等直观形象的画面呈现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繁冗的语言说明,从而简化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