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本身是为了加速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得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当下的社 会经济处于急速的发展中,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总是供不应求,学
高校扩招本身是为了加速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得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当下的社 会经济处于急速的发展中,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总是供不应求,学生毕业后也将面临着越来 越严峻的挑战。然而当下高校的扩招带来了许多的弊端,首先是许多高校的宽松管理模式, 教学质量下降以至于学生越来越不投入到学习当中,越来越不重视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上课 玩手机、睡觉、聊天等成为愈发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愈发减少。然而许多研究 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Skinner 和 Belmont 研究发现,在学 习活动中投入的儿童,将不仅感到自豪和满足,而且他们的实际能力也将得到提高[3]。Furrer 和 Skinner 研究发现青少年学习投入程度越高的群体的学业成就越高,辍学率越低[4]。廖友 国和陈敏也发现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5]。如何让学生在大学期间 主动去学习有用的知识,去充实自己,对于自己的学业积极地投入,享受在学习中的乐趣是 研究者们需要努力探讨的话题。
1.1 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 投入(engagement)所表现出的是对于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持续充实的积极情感状态,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6],最早被用于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 来的积极乐观,完全忘我的一种状态。学习投入(learning engagement)该概念的正式提出 最早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不过目前并没有形成被普遍学者所认可一致的概念,我国学者乔 晓熔从行为和情感这两个维度去考察中学生对数学学习投入的情况,她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 在开始和执行学习活动时行为上卷入强度和情感上体验的质量[7]。张娜认为学习投入反映了 学生对于正在经历的学习活动,在认知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投入状态,是衡量学生学习过 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8]。孙蔚雯进一步指出学习投入还包括认知策略运用的水平,它包括 行为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认知投入三个维度[9]。我国学者方来坛对 Schaufeli 等人编制的中文 版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进一步研究,认为其可为相关研究所采用[10-12]。
周方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13],虽然他们认为学习是一 件很有意义的事,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行动上付诸实践的人很少,缺乏积极饱满的学习劲头。 但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中,还是存在一群人上课积极的回答问题,在课后也经常与老师进 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在面对考试也是尽早准备,争取考出满意的成绩,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 也更多。为什么在大学生之间的学习投入差异如此大呢?
1.2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
20 世纪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学生一切的学习行为基本都是由学习动机所 引起的。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是推动学生进行一系列学习的动力,而学习动机作 为一种社会性动机,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也会随之产生动态的变化[14]。所以需要弄 清楚学生是被怎样驱使来进行学习,而具体又有哪些动机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很复杂的因素,存在多种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外部 动机和内部动机。张灵聪将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型动机、深层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15]。黄希 庭等人提出的 6 种动机刚好与 6 种需要相对应。此分类基本包括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可能有 的动机,并且经过多人使用,被认为能很好的检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晓雷和高蕾调查了西藏高校的大学生,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水平不高,他们的动 机首先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表扬或奖励,其次是感兴趣于学习内容和为了应付考试和检查[1]。 全祥伟和宋文佳等人调查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动机与学习投入,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对于影 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会有许多的因素,有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时常是一些不可控的 因素,而内在动机是源于学生个人的想法,趋向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