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农村与城市小学的教学差距是真实存在的,其原因可能是教学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作业批改环节。若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优化作业
最后,农村与城市小学的教学差距是真实存在的,其原因可能是教学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作业批改环节。若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优化作业批改环节是必要的。研究将针对农村小学的特点,并根据其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小学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农村小学教学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小学教学差距。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作业批改环节的优化无疑会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同样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业批改改革的推进必定会对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关于作业批改的研究
国外向来重视作业问题,不乏有关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20世纪以来,国外对作业批改的研究的实践探索逐渐由内隐走向外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作业批改的实践活动。
(1)对作业的概念界定
关于“作业”一词,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想法不一。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中将作业定义为:作业指的是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之外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达到学校教学大纲中的特定目标。这种作业,形式多样,不过常常由练习或者教师课堂讲授材料的补充形式构成。课外作业都是要经过教师批改的。它直接与学校工作相关,旨在鼓励学生的自觉活动以及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独立性。
《教育大百科全书》分别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作了界定:课堂作业是学生在学校里完成的几种可能的任务布置形式之一;家庭作业指的是在常规的课堂之外的学习任务。
李学书在《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到,凯克(R-W-Keck)将作业定义为:学生课后展开的无教师辅导的学习活动。
(2)对家庭作业的研究
作业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几乎所有有教育的地方都存在作业,但很少有人会去怀疑作业存在的理由。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科恩是少数人中的一员,他在研究了300多种文献的基础上,写就了《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在书中,他引用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来说明过量的家庭作业不仅剥夺了学生自由时间,而且并不能达到作业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科恩呼吁要反思学生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重新思考家庭作业,以拯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哈里斯·库珀家庭作业思想研究》一文中,车晓丹对美国作业问题研究专家哈里斯·库珀的主要思想进行了研究,提到哈里斯·库珀在著作《家庭作业之争》中有关家庭作业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
(3)对批改范围的研究
F. Javier Murillo和Cynthia Martinez-Garrido在《拉丁美洲家庭作业和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中提到,在调查拉丁美洲教师在家庭作业的纠正和评估上的习惯时,超过80%的数学或语言教师表示他们纠正了班级里超过80%的作业。这说明绝大多数的教师都纠正并评估了他们为学生布置的所有作业或几乎所有的作业。
(4)对批改符号的研究
《有感于中日作业批改符号的选取》中,遵循“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教育理念,加拿大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从来不在学生的本子上打“X”。当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会用 “?”,“/”“—”等符号表示。 日本的教师在批改符号的使用上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钱静珍在《简评作业批改中的 “?”与“X”》一文中提到,日本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使用许多不同大小的“○”。小圆圈表示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大圆圈在小圆圈的基础上还多了“此处是亮点”的含义。而当学生做错时,教师只用一笔小小的“/”来代替强烈醒目的“X”。 看似简单的符号变化,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答案的正误,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